从规划城市到规划城乡 成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

60年前,成都只有18平方公里,而今中心城区建成区已超过400平方公里,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2倍多;城市道路长度已达3796.9公里,是新中国成立初的30倍之多……60年来,成都市城市规模成倍扩大,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,走上了一条以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为目标,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、拓展发展空间、优化人居环境,支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。

  在昨日举行的“人与城市和谐发展——成都市60年变迁”新闻发布会上,市建委副主任孙明介绍了我市城乡建设的新成就,城乡面貌的新变化。

  城乡规划:

  从一元规划

  到城乡统筹的飞跃

  历史上第一次从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的重大实践,成都成为先行者。

 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,60年来,我市经历了一元规划、简单区域规划、摊大饼式发展模式,经过不断调整深化和规范,初步建立了科学引领统筹发展的城乡规划。

  【第一次飞跃】 

  我市的规划起于1953年,1955年川康合省以后,国家批准成都市城市发展目标,定位为省会,精密仪器、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,集中力量建设东郊工业区。1959年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,扩大城市规模,远期120-150万人。调整路网,开辟通过市中心的南北轴线干道,连接火车南北站。把人民东西路改为直线延长,并与东风路相接,在城市西面进行住宅区建设。成都进入了“跃进”式发展,在紧锣密鼓的东郊工业建设热潮中第一次急剧膨胀。

  【第二次飞跃】

  1984年初,为适应成都的经济发展要求,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城市总体规划,主要是积极发展小城镇,合理发展经济,调整工业布局,市区内不再安排新建、扩建大中型项目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城市建设要继承和发扬成都的历史文化传统,要妥善保护名胜古迹和有价值的古建筑。这一蓝图承载了改革开放的新成果,支撑了城市的扩张和辐射,满足了城市化的快速推进,迎来了成都城市发展第二次飞跃。

  【第三次飞跃】

  2003年,成都市作为全国14个试点城市,开展了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与成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,对城市的规模、范围、形态、布局进行了重大调整,对城市规模和发展空间进行了扩展,在空间结构上,将原规划“扇叶状”结构明确为“一区两带六走廊”、向东向南发展的布局,建立了城乡统筹的理念,明确提出了均衡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的要求,构建起了全域一体的发展格局。2004年11月底,30个重点镇规划修编完成,《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》(试行)顺势出台,首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结束,一系列引导城乡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也相继完成。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从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的重大实践,成都成为了先行者,并以此为突破口,建立起了一整套统筹城乡的城乡规划的理念、手段、办法和规范、标准,初步形成了“统一规划、属地管理、分级审查、强化监督”的管理体系,实现了成都城市发展的第三次飞跃。

  城市规模:

  从18平方公里

  到400平方公里的扩展

  60年前,成都只有18平方公里,而今中心城区建成区已超过400平方公里,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2倍多。

  感受成都的变化,最直观的莫过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,城市规模的巨变。60年前,成都只有18平方公里,而今中心城区建成区已超过400平方公里,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2倍多。尤其是成都实施统筹城乡、“四位一体”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七年来,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区为轴心、中小城市为纽带、小城镇为基础,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:即一个特大城市、14个中等城市、30个小城市、168个新市镇、数千个农村聚居点构成的五级结构,覆盖市域、城乡一体、协调发展的城乡体系。

  仅2008年,30个重点镇城镇建设投资共完成69亿元,建成区面积扩大9.8平方公里,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显现,三次产业增加值达252亿元。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建设加快,仅去年底到今年,就已惠及城乡居民5.3万人。

  60年来,成都市的城市格局随着经济、社会的发展,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江环抱、三城相重的格局,到上世纪80年代“环形加放射”的单中心、圈层发展,城市的规模日益庞大;90年代的扇叶式布局、向东向南发展,强化城乡一体,注重了可持续发展;进入21世纪,顺应发展区域合作的需要,提出一心多极多轴空间结构,并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,确定了都市区一体化、多中心格局的“同城多心”和“五楔六廊”的总体空间格局。

  从2008年4月开始,中心城区以“两轴四片”为基本格局,明确城市功能分区,着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。目前已编制完成了《成都市中心城区“两轴四片”建设总体实施方案》,启动了人民南路和东大街综合整治,区域内开工和在建项目达92个,竣工项目16个,共完成投资221.34亿元。同时,分类推进“四大新城”建设,投入超过50亿元,全面推进南部新城,塑造城市新中心,开工建设天府新城广场、海洋世界等重点项目。北部新城重点加快核心区建设,东部新城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西部新城正在加紧规划设计。

  城市格局:

  从两江环抱到同城多心的演进

  都市区一体化、多中心格局的“同城多心”和“五楔六廊”的总体空间格局

  城市环境:

  从居有其屋到优美宜居的质变

  ●1997年,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只有9.7平方米,到2008年,全市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达28平方米

  ●公园、小游园由1949年的9个增加到现在的107个

  ●1951年3月,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筹备处成立,次年7月1日,开通了从盐市口至梁家巷的第一条市内公共汽车线路;截至目前,中心城区已开行公交线路175条

  城市环境和风貌的变迁,使城乡居民得以共享丰硕的建设成果。

  【居住条件大为改善】

  解放初,成都房地产工作配合民主改革,接收了民国时期的市管公产,没收汉奸、官僚资本、反革命分子的房地产归全民所有。1957年成都开始以“国家经租”和“公私合营”方式对私营房地产进行改造,次年结束。至此,成都房地产形成以公产占主导地位、多种产别并存的新格局。1987年,成都市房产交易所成立,第一次成交额即在1000万元以上。1998年,以国务院《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》为标志,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,住房实物分配被取消,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,全面房改使房地产的建设开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。1997年,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只有9.7平方米,到2008年,全市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达28平方米,基本解决了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“住房难”问题。居住区环境品质不断提升,水、电、气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,物业管理日益普及和规范。同时,全市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,“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、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住房、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”的目标基本实现。此外,从2002年5月开始,成都市加快了危旧房改造步伐,7年来拆迁面积1300万平方米,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城,20多万户、50多万人搬出了环境、质量差的危旧房,喜迁新居。

  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】

  城市建设带动了城市绿化的发展。成都先后实施了“五路一桥”绿化工程、十大郊野公园建设等工程,大幅度增加了城市的“肺活量”。成都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.46平方米,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38.23%,公园、小游园由1949年的9个增加到现在的107个。2005年,成都被授予“国家环保模范城市”称号。2006年成都市荣获“国家园林城市”称号。进入新世纪以后,成都展开了旧城改造、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、畅通工程、水环境治理、绿化工程、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六大工程,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(城区段)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分别荣获“联合国人居奖”和“国际舍斯河流奖”。成都这座“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”正在吸引着大量外地人购房入住。据调查,仅2007年到2009年一季度,外地人在成都购房的总数就达到8万户,在售的商品房中,“卖10套房,4套的主人来自成都以外”。

  【城市风貌和特色日益突出】

  完成文殊坊、宽窄巷子、水井坊—大慈寺为主的三大历史文化片区保护建设,打造了具有城市传统风貌的廊桥片区、锦里武侯祠片区、金沙片区、草堂片区、一品天下片区、锦水花间街区等若干个特色街区,充分展示成都的城市文化内涵,成为城市的“客厅”和“名片”。在郊区,历史文化名镇也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。新增龙泉驿区洛带镇、大邑县新场镇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,全市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增至5个。

  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】

  新中国成立以来,成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。1951年3月,成都市公共汽车公司筹备处成立,次年7月1日,开通了从盐市口至梁家巷的第一条市内公共汽车线路,成都现代城市公交正式起步,截至目前,中心城区已开行公交线路175条,每日载客量达到308万人次;2008年,成都市城市道路长度已达3796.9公里,是新中国成立初的30倍之多,基本形成快速通道、新市镇道路网络、区域综合运输系统、地铁(城际快铁)等为主的网络结构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成都充分利用原有水源,敷设管道,在街头巷尾设置自来水桩,至1952年底,城区就有5万市民用上了自来水。到2008年,县以上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260.91万立方米,是新中国成立初的500多倍,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区域集中供水网络。全市还建成污水处理厂18座,主城区、县城和建制镇全面建成污水处理设施,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9.47%。到2008年底,全市县以上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.12多亿元增加到212.89亿元;城市垃圾处理由以前的简单填埋处理向无害化、资源化处理方向发展,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9.66 %,无害化处理率约为79.29 %。积极推进城乡垃圾统筹处理,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“村收、镇运、县处理”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。

  建设成都

  按照“全域成都”的理念

  【成都市城市化水平】

  60年来,成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。

  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,从2003年起,按照成都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,积极推进城镇建设,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,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从2000年到2007年,各区(市)县中心城累计投资115亿元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,仅2007年就新增道路515公里,新增绿地面积176公顷,新建成8座污水处理厂,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升,城市功能逐步完善,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。

  城镇建设转向以县城和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为主,截至2007年底,优先发展重点镇城镇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38.15亿元,优先镇建成区面积达到59.33平方公里,城市化率达到49.1%;供水能力达20.6万立方米/日,城镇道路长度达517.7公里,城镇公共绿地面积达829.7公顷。一些重点镇通过改造城市环境、做大特色产业,逐步向小城市迈进,安德、万春、新繁、淮口、花源5个镇已初步具备小城市功能。

  【成都市城乡建设大事记】

  1984年:全长8.6公里的东西干道—蜀都大道全线通车。

  1987年:完成全长19.38公里的一环路扩建改造工程。

  1993年:全长28.327公里,双向四车道的二环路贯通。 

  1998年: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投资规模最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、跨世纪的“五路一桥”工程正式实施,其内容包括三环路、人民南路南延线,老成渝路、成龙路、成洛路和火车南站立交桥。道路全长116.57公里,工程于2002年全部竣工。

  2003年:我市启动中心城区南部、东部新区建设工作。

  2008年,开始对12个“城中村”进行改造。

  【城市地位提升】

  成都的定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省会,精密仪器、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,到上世纪80年代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至90年代成为西南地区科技、金融、商贸中心和交通、通信枢纽,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;2007年6月,在国家发展战略中,成都成为“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”。

  目前,按照“全域成都”的理念,成都将建设成为“三中心、两枢纽、四基地”和“西部经济高地”,率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,率先实现现代化,带动四川全面发展,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川首善之区。

  【城市功能提升】

  ——【打造“两枢纽”——西部通信枢纽和交通枢纽】

  以成都为核心,通过兴建多条高速公路、12条城际快速铁路和国家铁路干线、新建成都东站、扩建成都北站以及新建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、成都第二机场等,使成都真正成为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;市内构建50分钟高速路交通圈、60分钟轻轨交通圈、都市区一小时道路公交交通圈,构成环状加放射的大交通骨架;大力发展公共交通,规划建设9条地铁线路、7条轻轨线路,构成的轨道交通网将覆盖整个中心城、新城及六条发展走廊;并优化一环、强化二环,构建“井”字形道路通行能力,形成中心区的快速交通网络。

  ——【构建“三中心”——科技中心、金融中心、物流和商贸中心】

  “4园区、4中心、若干物流配送站”,形成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交通运输设施平台,构建集中、高效、规模化的现代物流体系;规划建设“4个商贸集中发展区,26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”,进一步强化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功能。

  ——【建设“四基地”——现代服务业基地、现代制造业基地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】

  按“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,民生性服务业城乡均衡发展” 的思路,构建“一核集聚、四城辐射、两带带动”的现代服务业基地,优先规划建设26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;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,培育标志性产业集群,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,促进城乡就业,构筑市域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,形成现代制造业基地;发展软件外包、科技研发服务、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;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,在平原、丘陵、山区发展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基地。

  【人居环境改善】

  60年来,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,整治水环境、强化绿地建设、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等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,成都市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

  ——整治水环境

  ■府南河综合整治  

  1992年,“七大功能、六大工程”的府南河综合整治,明显改善城市的居住条件、城市的生态条件,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全面的保障,先后获得联合国多项大奖。

  ■沙河综合整治

  2001年,“生态、亲水、休闲”的沙河综合整治,由工厂污水排放、环境污染、水质恶化严重、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之河转变为焕发城市活力、促进城市发展、成为城市新亮点的宜居之河,并荣获了“舍斯国际河流奖” 。

  ■水环境整治

  2008年以来,大力实施水环境整治,实施雨污分流工程,兴建污水处理厂,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90%以上,城市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。

  ——强化绿地建设

  ■“198”地区

  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编制的《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城乡统筹规划——成都市“198”地区控制规划》是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试点规划,堪称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规划。

  “198”地区,是以生态景观、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为功能的成都新名片,规划打造其特色主题,完善城市功能,丰富多样的人居环境,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。 

  ■十大郊野公园的建设

  按照“城乡同繁荣、共发展”的思路,建设熊猫生态公园、新益州公园、金沙遗址公园、十陵景区、幸福梅林二期、北湖公园、两河森林公园、青羊绿洲公园、滨河公园、江安河公园等十大郊野公园,既大大增加了城市公共绿地,又解决了农民集中居住及就业问题,初步实现了城市增绿、土地增值、农民增收的目标,同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,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。

  ——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

  ■2001年8月,成都市委、市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,用5-10年时间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,这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次“腾笼换鸟”的杰作,既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,又是城市形象的提升,更是人居环境的改善。

  【历史文化街区】

  成都在历史文化街区(保护区)的保护与利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:

  ■第一阶段:拆旧仿旧,风貌重建——文殊坊

  文殊坊是展示成都特质、代表成都文化的名片。      

  ■第二阶段:修旧如旧,延续肌理——宽窄巷子

  该区域是老成都“千年少城”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,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“孤本”。 

  ■第三阶段:新旧相宜,交相辉映——水井坊

  水井坊街区将形成新旧建筑和谐相融的格局,可兼顾商业开发与历史建筑保护,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建筑。

  【城市地标】

  ■中西合璧

  以华西协合大学(现为四川大学)为代表的。1911年创办者在建设华西协合大学时,建筑形式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,轴线布局,建筑风格和谐统一,塑造出中西合璧的典范。

  ■古为今用

  以四川大学、安顺廊桥、芙蓉古城为代表,充分体现传统建筑要素在新建筑中的运用。

  ■现代地标

  以天府广场、香格里拉酒店、新会展中心、新劳动文化宫等为代表,展示出现代都市的繁华。

相关信息